01误区:血压正常就停药。
请严格遵循医嘱逐渐减量观察,不能自行停药。血压正常是药物控制的结果,而不是已经“治好了”高血压。血压的重点在于控制,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再次升高,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。

02误区:老年人血压高没关系。
常有人觉得老年人血压高是正常的。这一错误认知在老年人群中尤其突出,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。事实上,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无年龄划分。建议65~80岁的健康老年人只要能够耐受治疗,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,就应该开始药物治疗。
03误区:没效果就想换降压药。
有些患者在服药后,几天内没有看到效果,就会要求医生更换降压药物,使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。实际上,大多数长效降压药物需要连续服用2~4周才能充分发挥降压效果,达到最大疗效。因此,要遵从医嘱,服药一段时间后再评估降压效果。
04误区:保健品能治疗高血压。
有些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,不愿意长期服用,又听闻某些保健品能够治疗高血压,于是盲目依赖保健品降压。实际上,现在许多商家夸大养生疗法和保健食疗的疗效,说其可以代替药物治疗,这都是错误的。

05误区:生活方式管理能治愈。
高血压生活方式管理很重要,能帮助预防或管理高血压。但是,如果严格生活方式管理1个月后仍有高血压,或是中高危风险的高血压人群,应立即进行降压药物治疗。
06误区:年轻人不会得高血压。
任何年龄都可能得高血压。随着年龄增长,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高血压,所以年轻人也需要进行高血压筛查。
07误区:没有症状就没有问题。
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逐渐升高的,因此没有任何感觉,但即使没有感觉,高血压仍在损害你的血管、心脏、肾脏和其他器官,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。

08误区: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。
不予治疗的高血压比药物导致的副作用更危险!控制高血压有许多安全有效的药物。目前常用降压药物的副作用是轻微的、可逆的。如果一种药物导致副作用,医生可以调整处方,换另一种药物。